SERVICE
——以智能为眼,以数据为脉,守护每一台设备的卓越运转!

一、合作机制

  1. 技术赋能体系

    • 标准化技术输出: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(如ERP/MES系统、数据采集平台数字孪生平台),确保快速部署。

    • 动态技术升级:通过云端OTA更新,实时同步最新算法(如AI质检模型迭代),降低运维成本。

  2. 资源共享网络

    • 供应链协同:建立统一采购平台,共享上游供应商资源,降低采购成本15%-20%。

    • 数据互通机制: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,共享生产数据优化排产,如某汽配企业通过数据联动将库存周转率提升30%。

  3. 利益分配模型

    • 分层利润分成:基础服务费+业绩提成销售分润。

    • 资源置换模式:以设备入股替代现金投入,如某机器人企业允许用厂房折价30%换取设备使用权。

二、运作流程

  1. 准入评估

    • 能力认证:要求通过智能智造操作认证(如工业机器人编程资质)。

    • 场景匹配度测试:通过数字系统平台模拟产线改造效果,验证投资回报率。

  2. 资源导入

    • 智能化改造包:包含智能传感器、边缘计算网关等硬件及软件授权。

    • 人才驻场支持:进行3-6个月陪跑,确保系统落地。

  3. 持续运营

    • 动态考核机制:每月评估设备联网率、数据上云比例等数字化指标,达标者获得额外算力技术支持奖励。

    • 生态反哺机制:创新成果(如工艺优化模型)可进入平台技术库,享受后续商业化分成。

三、风险控制

  1. 技术风险对冲

    • 设立“智能化保险基金”:按营收1%缴纳,用于应对设备故障、网络攻击等突发风险。

    • 建立冗余系统:关键工序保留传统设备备份,确保突发情况下产能维持70%以上。

  2. 市场风险预警

    • 需求波动应对:通过工业大数据预测区域市场需求,动态调整生产配额。

    • 价格保护机制:对同区域实行最低限价,避免恶性竞争。

  3. 退出保障

    • 设备回购承诺:退出时,按残值50%-70%回收智能化设备。

    • 技术延续协议:确保原有客户数据平滑迁移至其他加盟商,避免服务中断。

四、政策红利与合规要点

  1. 政策工具包应用

    • 利用地方政府“智改数转”补贴(如江苏对智能化改造补贴),降低初始投入。

    • 申请专项债支持:如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基地发行10亿元债券,用于基础设施建设。

  2. 合规框架

    • 数据安全合规:遵循《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保护指南》,确保数据隔离。

    • 知识产权管理:通过区块链存证技术保护工艺参数、算法模型等核心资产。


    我们的终极目标让技术普惠化与资源网络化。